踏实铸就东海魂——记优秀毕业生翁育峰
信息来源:图片新闻  发布日期:2018-05-02  浏览次数:2654

 翁育峰.jpg

翁育峰,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1999届毕业生,现任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东海学院1996级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翁育峰目前已经在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在校期间,他曾担任校团委副书记。从东海学院一路走来,他从不抱怨自己的学历,用自己的认真和坚持拼搏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而这一段经历,也值得与东海学子们共享。

 

大学三年,用扎实的态度走过

 

1996年,当翁育峰初次走进东海学院的校门时,他曾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无力感,1996年的网络还并不发达,学院也刚刚起步,翁育峰对东海学院的唯一印象仅仅是一所“民办大专”。一所“民办大专”是否意味着一段毫无希望的未来?翁育峰并不打算将这两者划上等号。懵懂的青年缓缓迈出了第一步,他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会是怎样的校园生活,他只知道不想让自己成为最差的那个,一个隐约的目标就这样确立了:希望自己至少能把学业完成好。直到现在,翁育峰也并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合格的”目标。


在大学期间,翁育峰也并没有太过在意自己的“学校背景”,“从好的方面看,我也相对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来证明自己,如果在复旦、同济这样的大学,可能要拿到上海市优秀团干部的称号就会更加困难一点。”他从来不会抱怨纠结自己没有进入一所更好的学校,“这就和一个人的出身一样,没什么好抱怨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


本着这样一种扎实、坚持的态度,翁育峰从一名普通的学生成长为班干部并最终担任学生会主席,在这样的过程中,除了“把学业完成好”之外,他有了第二个目标,希望借助学校提供的平台有所作为。学校运动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这一系列如今耳熟能详的活动都是出自翁育峰之手。在创办这些活动时,翁育峰和他的搭档们也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举办十大歌手比赛时,没有场地、经费不足,活动的筹备陷入僵局。因为不想花了这么多心血的活动就这样夭折,翁育峰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出去拉赞助、找合作伙伴,在吃过很多闭门羹,受到很多误解之后,他终于顺利举办了活动。一时间,校园歌手、运动会在学校引起了强烈反响,学生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个平台让我萌生了很多想法,虽然在这些活动上我们或许还没有像其它成熟学校做的那样好。”翁育峰还是达到了他想要的目标。


东海学院为翁育峰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也让他遇到了不少伯乐。由于担任学生干部,翁育峰与老师有了更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回想起在校的三年时光,翁育峰眼中的老师们始终平等地爱护每一个学生,从不因为学习成绩问题而对学生有偏见。“我不敢说全部,但几乎大多数老师都非常地亲切,对我们非常关爱。”当被问起哪位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时,翁育峰对每位老师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大学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教导不仅是知识方面,还有精神层面以及社会发展方向上的指导。”


充实积极的学生时代为翁育峰沉淀了很多扎实的才能和本领,也将他的心态锻炼得愈加平和成熟,这为他日后的工作实习经历都打下了基础。

 

只要能干活就有活干

 

与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不同,翁育峰的实习经历少的可怜,他仅仅在共青团上海市委进行过一次挂职实习——这还是学校给提供的机会。他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


谈及此,翁育峰有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己也注意到现在的大学生出去实习的年龄越来越小,甚至恨不得大一就出去实习,但他认为实习最重要的是要去感受企业的运作方式,结合自己的兴趣更好地学习,而不是自欺欺人地在简历上添上一行无用的经历。站在企业领导的角度上,他认为频繁跳槽实习的大学生一般并不具备扎实完成工作的素质,因此并没有录用的价值。


临近毕业时,翁育峰还依然没有操心自己的就业问题,身为班干部,他甚至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联系就业指导中心找起了工作。


1999年,翁育峰在找第一份工作时非常顺利并很快签约。他将其归为就业竞争并不像现在那么激烈。


除此之外,他觉得给自己带来最大帮助的还是信心。“蛮多同学毕业后都不敢说自己是东海学院毕业的,总要给自己带个帽子,但其实没有必要,只要你在学校里做的够好就可以了。”他认为,既然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错误埋单,就应该正视自己的过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自信也同样需要依靠实力来保障,否则就成了自大,“踏实肯干”这一素质才是最关键的。他说自己在面试中和面试官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并坦言自己英语不好。面试官说:“你倒是挺实在!”


“学校出身不是最重要的,可能别人没有听说过东海学院,但工作以后人家更注重你的实际能力。”翁育峰从不回避自己的出身,“企业和在学生会工作时一样,没有任何人能够整天混日子,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等着领薪水。我们可能很难成为伟人,但是至少要成为一个懂一门技术的人。”抱着“只要能干活就有活干”的心态,翁育峰几乎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就业问题。

 

工作注重实际能力

 

翁育峰是误打误撞进的保险行业。


同大多数人一样,翁育峰起初对这一行业也有着一些误解和偏见,“入了这个行业,比较后悔。毕竟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不了解,有种精神上的压力。很多人听到保险两个字就头晕了。好像就是要去追着人家问‘你买保险么?’”后来当他正式进入这个行业,才知道保险里边非常复杂,有寿、财险很多种类。他看中了财产保险这一块,觉得这种保险类型涉及面广,值得钻研,便开始在这个行业里打拼。在工作中,翁育峰的伯乐是他供职于瑞士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时的老板。他最初的职务只是做些简单的文书工作、复印材料等,后来开始跑业务,再成为管理人员,之后跟着老板跳槽,工作上日趋顺利,辗转上海、深圳、香港三地。


踏实肯干、心态平和,是翁育峰这么多年来一直奉为信条的八个字。早在东海的时候,翁育峰就将这八个字谨记于心。“东海的教科书、教程都比较务实。”务实就是更多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实践我个人认为分两个部分,一方面就是学校给你机会,一边学习知识,一边运用知识;另外一种实践就是心态的平和,我觉得心态很重要。很感谢学校给了我实习的经历。到了一线的共青团工作,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后来无论工作在国企还是外企,他都时刻秉持着踏实、认真的信念。


他说在东海举办活动的经历,让他能够把握活动的流程,每个环节都不能脱节,所以他直接上去举了牌子,并没有想这是不是很丢脸,会不会带来升职机会。“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闪光灯的青睐,但事实上,陪练的角色也是不可缺少的,活动中肯定要有这样的角色,这也是东海教给我的。”谈到学校的发展,他认为东海之所以能在民办学校中脱颖而出,关键点也在于学校具有踏实、认真的校风。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东海学院校训:自尊、自强、认真、求真。诚信育人为本,严谨治学为基。东海学院设有多个完善的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正是因为学校树立了集体的概念,坚持踏实严谨的运作方式和信念,才走到了今天。”翁育峰这样评价东海一路走来的坚持。


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翁育峰表示公司在面试时,会将学历作为参考,但是最终更加看重的还是操作能力。作为学长,对于东海的学弟学妹们,他希望,“东海学院出来的孩子要更加自信。东海给了一批读书不好的人重新接受学习的机会。在这个尊重知识和能力的时代,高学历会是求职的敲门砖,但是当你真正步入社会,领导更加欣赏的不是拿着高学历的人,而是能干事情的人。真正和你竞争的人,其实不是你的上一届或者下一届,而是在你前20年和后20年的人,要保持这种长远的眼光,在做任何事情都踏踏实实,这样就不必太过担心未来。”


翁育峰诚恳地说:“我希望东海学院能够成为一家‘百年老店’,成为有特色的学校。学校的经营不在于它的广度而在于它的深度。希望学校越办越好!” (文/何灿 朱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