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臻,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专业2000届毕业生,现为百科塑料(上海)有限公司财务经理。
李臻曾是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专业的一名大专生。毕业十二年,她从基层出纳员干起,干过会计|会计主管,直至担任财务经理,在财务领域辛勤耕耘,一步步稳扎稳打走得相当踏实。
在大学为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李臻是2000届毕业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验丰富,李臻对母校充满了感激之情。
“当时进学校时,学校才成立三年。学校的老师都是从海运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请来的。虽然老师都不是本校的,当时条件也挺艰苦,但老师对我们这些学生都很认真负责。”李臻说,“我们当时所有的学科都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如果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可能就需要自我约束和自我鞭策去完成。我们不像其他学校的学生,每次考试是由学校的老师出卷,考试之前有重点可以划,背背就可以去考了。我们是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需要掌握的就必须要会,老师常常会告诫我们,如果倦怠一点,可能这门课就会挂掉,而且要补考就要等一年,加上下一年的专业课,这样会非常辛苦。”
正是因为学校的负责和严格要求,使李臻的专业基础知识学得相当扎实,也让她养成了自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是她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并且让她在后来的职业发展中始终受益。
对李臻来说,大学只是她学习起点。毕业以后,她在工作之余还参加了专升本考试。在她看来,本科学历是升职的必要条件,也是现在社会的大势所趋。除了通过专升本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她还经常阅读中级会计实务或者CPA考试用书,这些对她的日常工作也有所借鉴。在毕业后的几年里,她对自己严格要求,考出了中级会计师,并且还对自己不断要求,争取考出CPA和ACCA。
“学历和职业证书只是敲门砖,去考一些职业资格证书,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更多的还有个人的能力和工作经验。”李臻补充道,“对于应届毕业的同学来说,不要好高骛远,刚毕业的学生,特别是会计专业的,都是靠经验的累积。大学生刚毕业很少能直接从事会计岗位,多学一点多积累一点,对以后的发展会很有帮助。”
李臻提醒,会计专业所学的专业性比较强,如果从事其他岗位,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就都浪费了。不管入职什么岗位,刚入职都一定要谦虚,切勿好高骛远,骄傲自大,多像有经验的前辈讨教,多摸索,多思考,少说多做,才能够取得事业上的进步。
初涉职场,深感学校与社会差距大
在很多人看来,会计是一门市场需求相当大的职业。每一个企业都会需要会计,但每年递增的求职者使这个行业的饱和度迅速上升。在李臻看来,找工作的压力大,并不仅仅是因为“僧多粥少”,更多的是很多公司对于会计师工作经验的看重。这一点对应届生的求职相当不利,即使有过实习经历的应届生,应聘时也相当吃亏。对此,李臻有过亲身体验。
2000年,自认为大学学习得相当不错的李臻,却在一次应聘时被该公司的财务总监来了个下马威。当时,面试官拿出一张支票让李臻指出有什么问题,她一下子就懵了。在学校学习时虽说学到过支票的用处和如何制作,但她却从来没有见到过真正的支票。“所以说,书本有时候是很死的,而实践的东西却很真实。”李臻这样总结道,“当我第一次正式地到公司担任出纳一职的时候,我除了那些理论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她不断地向有经验的同事讨教,然后再做账。李臻告诉我说,“好在出纳工作是比较重复和简单的,多做几次也就熟练了。后来踏上管理岗位也是如此,先做事,不懂的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讨教,熟能生巧。”
刚踏上社会的李臻,并不仅仅是在技术方面遭受了磨练,在人际交往有了新的认识。李臻告诉我说,毕业那么多年,同学生时期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得越来越老练。处理问题,知道顺应社会的要求,这样也使事业之路越走越宽阔。
李臻深有感触地说,很多学生读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这句话,觉得市侩。年少时,一腔少年狂狷之气,讲什么人情世故?认为只要做完自己的事情即可,其他不管不顾。已为人母的李臻回忆起当年的自己,个性直率,年少轻狂,总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说话冲动,给同事关系带来负面作用,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次次吃亏碰壁中,她也开始学会理性,遇事不再冲动,三思而后行。
职场十年,坚持是唯一的升职途径
俗语话,“会计越老越值钱。”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做财务的人可以从头到尾地了解一个企业的运作情况,并且受财务人员的监督。在不同的行业中,会计师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的运作情况和发展,也因此掌握了更加全面的行业知识,而不像其他职业那么单一这句话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放之四海皆准的一个道理:在某一个行业待得越久,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就越多,因此也就成了该领域的佼佼者。
在供职于百科塑料有限公司之前,李臻曾经在施泰力工具(上海)有限公司工作十年。李臻刚进入施泰力工具(上海)有限公司时,该公司才成立运营三个月。可以说,这家公司是伴随着李臻一起成长的,也带给了她很多的助益。在担任出纳的三年中,李臻的专业知识在不断地储备,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人处世也越来越成熟。当机会出现的时候,她就容易抓住,正应了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工作的三年中,身边的同事进进出出,李臻始终都在这一岗位上坚持着,而能力也被领导认可。在她看来,领导认可她的能力让她升职,但能力并不仅仅是在工作上的,也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财务方面的问题,李臻也帮助老板解决了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而这些从日常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的能力最终帮助了她走上了管理岗位。
说到百科塑料担任财务经理,李臻说:“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由于施泰力工具公司被合并到苏州,李臻便重新找工作。在一家公司工作越久便对这个公司这个行业的了解越深,处理事务也就越得心应手。凭着对业务的纯熟,李臻在重新找工作时充满自信。现在所在的百科塑料有限公司,同李臻之前所在的公司在运营模式,贸易方式等各方面都很相似,拥有丰富的同类企业工作经验,外加中级会计师职称的加持,她毫无悬念地应聘成功。
作为财务经理,在工作的很多方面都与会计主管有所不同。一名合格的财务经理,需要具备组织及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参与政策与操作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使用与培养人的能力、应变能力。而这些能力在李臻做会计主管时,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平时多观察别人怎么面对突发事件,多思考自己遇到应该怎么处理,从中学习,在基于自身坚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自信上,来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因此,早在她成为财务经理之前,便早已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当角色转换发生时,经过短暂的调整和学习就可以较快地适应这种转换。
担任财务经理之后不久,李臻便对百科的工作天数计算的标准进行了改革。百科原来按照31天计算改成了标准的21.95天,但这样就会损害到老员工的某些利益,也因此遭到老员工们的不理解。后来,李臻在员工会议上,拿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文件出来说明改动是有理有据的,即保障了新进员工的利益,也保障老员工的利益,做到了公平对待。而在日后财务经理的工作中,李臻在年度结束时制订下年度的预算,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对于不合理或者不规范的问题进行改进。根据管理层的要求,对于不够完善的方面,制订一些制度,做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月度报告等等。她对百科做出的这些专业分析和客观数据也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认可。而这一切正是由于她十年来在财务领域的坚持和根深蒂固的专业知识,使她成为了该领域的佼佼者。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个人都渴求成功。然而,令人遗憾是:很多素质很高、能力很强的大学生,却因为不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工作多年后,依然拿着微薄薪水,为谋求一份好一点的工作而奔波。不是说他们不优秀,正是因为他们未能坚持一份工作,比较浮躁,总是在一个工作和另一个工作中摇摆不定,到最后,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而李臻,在财务这一领域,一待就是十三年,最终到达了她想到的职位。这时回头看来,“脚踏实地”和“坚持”这两个词是关键。很多财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都是从出纳做起,但有些人会觉得出纳的工作反复缺乏挑战,觉得浪费了自己的才干,殊不知从日常的工作中才能学习到你在校园中学不到的那些理论之外的知识。而在不断与同事同行的交流沟通学习中,你也会在处理问题时越来越得心应手,领导也会越来越信任你,从而给你升职加薪。
最后,李臻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刚毕业,出学校的学生在工作经验上是出于绝对劣势的,但是身上的那股朝气和干劲也是绝对的优势。肯学肯干,吃苦耐劳,多做少说,只要自身的学识够扎实,机灵聪明一点,总会有出头的一天,要相信自己,总会有所成就。”(文/朱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