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以至千里——记优秀毕业生邬虞虎
信息来源:图片新闻  发布日期:2018-05-08  浏览次数:1124

邬虞虎.png

邬虞虎,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报着与国际货运专业2008届毕业生,现为上海市公安局技术侦查总队侦查员。

 

邬虞虎是2008届毕业生,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的他并没有将自己的专业作为自己的就业方向,他选择改行去做一名警察,凭借着大学期间积累下来的知识,他顺利的通过了公务员统考,同样凭借着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他在面试中过关斩将,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能用到的知识都是好知识

 

毕业于2008年的邬虞虎在大众物流公司实习了半年后,最终决定填报警校去做一名警察。

 

第一次萌生做警察的念头是由于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张招生广告。“当时我觉得警察更加刺激也更加有挑战性,而在物流公司实习了半年后感觉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还要在客户和海关之间两头跑。”终于,邬虞虎在2009年5月春季警校招收考试报名的前一周决定试一试报考警校,并开始了被他称为闭关修炼的复习工作。

 

要报考警校,邬虞虎需要通过公务员统考、面试、体能测试、政审等多个步骤。这其中,既有语数外物化等打了多年交道的学科,也有对社会热点的申论和对临场反应、组织协调能力的考察。通过两个礼拜的准备复习,邬虞虎顺利从4000人中脱颖而出,成为500名被最终录取的学警之一。

 

由于当时还需要在单位工作,邬虞虎只能抽出不上班的时间通宵达旦地准备复习。但是,他为这场考试的付出又绝不仅限于考试前两周的临时抱佛脚,“其实像基本的语数外这样的考试还可以复习,但是其它的考核内容更在于日常的积累。”邬虞虎在统考时抽到的申论问题是要求发表对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的看法,由于平时经常看报,邬虞虎对于这个问题并不陌生,很快,他就洋洋洒洒按照要求完成了规定的三篇文章。

 

在笔试之后的面试阶段,邬虞虎更发现了日常积累的重要性,大学时期在学生会的经历帮了他大忙。曾经出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的他在大学期间组织了学校第一届的英语演讲比赛,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那一次的策划他准备了两个月。当时积累下来的组织、协调能力使得他在面试时也表现得游刃有余,能够把每一个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积累其实非常重要,不光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社会经验的积累。哪怕再冷门的知识只要能被用到,那就是有用的东西。”积累是邬虞虎一路走来的关键词。

 

在毕业后进入了一个与原专业几乎毫不相关的领域工作就意味着重新来过,但在邬虞虎看来,任何职业都是有共性的,那就是社会经验的积累。因此,即使是在换工作时,也要尤其注重避免积累过程被中断。“当然,如果过于频繁地换工作,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把自己在行业里的专业知识清零,这是很不利的。可能你梦想中的职业和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别,但是千万不要随便放弃,让自己的积累付诸东流。”虽然自己没有选择当时的专业方向就业,邬虞虎还是建议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从一而终。“即使想要换工作,也要尽量在找到下一份工作后再辞去工作,否则积累就会出现真空期,就会断档。”

 

通过大二、大三两年的实习、邬虞虎帮银行整理过资料,也在仅5人规模的小公司里打过下手,也正是这一次次的实习,邬虞虎收获了他社会经验的“第一桶金”。

 

辛勤点亮世博之星

 

邬虞虎报考的春季班是专门为2010年世博会做准备的,在学校学习了四个多月之后,他以B组组长的身份带领着十多名组员负责着世博园区A、B片区的治安。每当有外宾来世博园参观,他们还需要提前一天检查核实好每一个路口、场馆,并部署保卫工作。

 

在世博执勤期间,大部分警员都是驻扎在园区内的,一个月只有两天的假期可以回家,如此一来,这往往会让身为组长又负责制定值班计划的邬虞虎很难办,因为难免会有组员因特殊情况临时请假。邬虞虎自己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执勤时,邬虞虎的妈妈生病了,尽管已经获得了上级的批准,他的爸爸最终还是亲自来到他的工作岗位打消了他请假陪母亲看病的念头。也正因为如此,遇上有特殊情况的组员请假,邬虞虎总会先了解组员的具体困难,帮助与老师沟通。“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所以将心比心,只要不是太过分,我会主动承担下来。”但遇上为偷懒而请假的组员,邬虞虎也毫不含糊,会把组员从家里再“揪回来”。

 

每天七点开始安保工作,一直到晚上九点结束,邬虞虎在世博园区度过了180个日日夜夜,如今回想起来,他觉得那六个月过得特别快,因为每天都太忙了。上午检查各个场馆的安保情况,全天引导客流,晚上还要协助清场,忙碌时连吃饭时也都只能站着。在世博园,他负责长清路上南路路段,由于靠近中国馆,很多时候外籍领导都会从这里经过,保卫任务也相对繁重。执勤期间,他陆续接待过施瓦辛格、迪拜总理、沙特王子等多位外宾,每一次的接待工作便意味着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照着行程计划,邬虞虎和他的工作组需要提前一天检查外宾可能经过的每一个路口、每一个场馆,同时,怎样引导外宾前往目的地进行接待,如何在人流量大的路段保障秩序都是警员们需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事先学习各个国家的习俗礼仪,避免在保卫工作中因为习俗的不同造成误会。其实在世博会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很多都是在警校学习期间没有遇到过的,在这种时候就只能处变不惊,靠自己来解决。有的时候,外宾的出行计划也会临时调整,警员们就要相应进行变动,有一次某外宾原本约定一个月后的来访突然提前到一周后,这个时候准备时间就显得非常仓促。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是邬虞虎终于还是顺利完成了世博会的安保任务,并获得了“世博之星”称号。在这之后,他和另外一名警员一起报考了技术稽查总队,理由还是一样,“很神秘,很有挑战性。”

 

难忘东海,梦开始的地方

 

虽然目前的工作已经与在学院中学习的知识没有太强的联系,东海学院对于邬虞虎而言仍旧是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在他的记忆中,“东海学院的学习氛围相当不错,而且学院的老师也十分关心学生。”也就是在东海,他定下了大学初期的第一个目标。

 

由于有亲戚在报关行业里工作,自己对这一块也比较感兴趣,邬虞虎填报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入学之初,老师就为邬虞虎制定了一套发展计划。“其实主要是对照着你自身的特长,然后匹配上相应的模块,但之后你也可以再征询老师的意见来不断调整。”也正是在这时,邬虞虎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加入了学生会。

 

东海学院非常重视在课外进行拓展活动,这给了邬虞虎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身兼班长和学习部部长,他也积累了不少组织策划、人际关系处理等课堂内学习不到的小窍门。同时,他还要保证不会影响到学业。

 

令邬虞虎印象最深刻的是船舶概论这门课,“当时一堂课听下来能够听懂的部分很少,只能够在下课后慢慢研究,有问题再去问老师。”既要忙课外的工作,又要复习课内的课程,熬夜对他而言成为了家常便饭。“但最终还是要以完成学业为主,现在有很多同学在大二就会出去实习、或者忙很多社团工作,这非常好,但一定要以不耽误学业为前提,中间的度需要自己来衡量。”

 

同时,在课堂外实习时,也一定要虚心学习,而不是仅仅为了赚得一张实习证明。就邬虞虎的经验,实习给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和社会接触,和同行交流的平台,也给学生补充了更多实例教学,这些知识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就以报关这一行业为例,各家公司在实务操作上都有不同,这就更加需要你通过同行交流来进行学习。

“大学期间,既可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做很多事。”邬虞虎说大学有各式各样的形态,他选择做有挑战的事情,依靠一步步积累,他终于有了今天的成就。同样的,他也希望东海学子能够在大学期间稳扎稳打,逐步圆梦。(文/张涛)